
【觀後感想】
看這部戲只有兩句話可以形容,心情從期待到麻木,劇情從精采到平板
打從宮心計開拍到上檔,我對此劇一直保持高度期待,但看完了卻沒有很過癮的感覺
本劇不停的強調"三好"的主旨,但三好一點也不吸引我阿,我想看人使壞啦
我期待看到金鈴大發狠勁,有多壞就多壞,看到她那奸詐陰險的表情,我就興致高昂
偏偏每晚不停轟炸我的是翠雲跟雪霞兩人既無聊又無謂的針鋒相對,看的我打瞌睡
還有三好跟顯揚這對,每次看到他們兩個談情,說著重複的對白,我整個很想翻白眼
我喜歡謝雪心演的郭太后,看到她那從骨子散發出來的威嚴,我就想拍手叫好,可惜她死的早
原本很期待惠英紅的演出,但戲份卻少的可憐,還有李詩韻,我不喜歡她在本劇的演出
還有蔡尚宮,譚司設,布公公等人都演的很好,但偏偏死的死,走的走,整部戲失色不少
越看到後面越不覺得期待,雖然我很想看到楊怡使壞,但她的戲份也不是想像中的多呀
還有兩位男主角,如果放在別部戲,都不錯,但放在宮心計,不免有點可惜,淪為陪襯
角色適合度上,也有些問題,尤其是鄭嘉穎,他的演出跟對白演譯,令人不敢恭維
【演員點評】
姚金鈴,楊怡飾,我期待宮心計,有90%都是為了楊怡使壞
我不會說楊怡演的多好又多好,事實上在本劇中,我覺得楊怡的演技只屬於中上而已
但對於她的突破,我是很讚賞的,尤其看到她挑動右邊嘴角的冷笑,整個就很過癮
劉三好,佘詩曼飾,我欣賞阿佘的演技,但不欣賞劉三好
我認同三好這個想法跟主旨,但不喜歡劉三好這個人,三好太好,好到不像個普通人
所以三好這個角色在我看來很不真實,最後她攜玉璽上墊的畫面,我沒有驚喜,只覺得傻眼
雖然阿佘的演技不錯,但錯就錯在這角色的性格實在太好到讓人覺得不討好
萬寶賢,李詩韻飾,我喜歡李詩韻,但不喜歡她在本劇的演出
以前不知道是我沒注意還是這部戲比較突顯出她的缺點,我發現李詩韻唸對白有很多問題
寶賢初登場時,驕矜任性的性格,很多時候李詩韻講話都是怒氣沖沖的,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
所以她必須在一個句子裡換很多次氣,而她又習慣用嘴巴換氣,所以就會一直聽到喘息聲
雖然我一直都知道李詩韻在演技上仍有需要加強的地方,但以前沒有那麼強烈的感受
但看完宮心計,我深深的感覺到李詩韻演技上仍有很多不足之處,那是一種感覺,很難講的明白
郭太后,謝雪心飾,謝雪心飾演的郭太后真是讓人又愛又怕
謝雪心不愧是唱粵劇出身,不論是身段,氣勢,對白的演譯,都讓人覺得很精采
尤其是對白,好像就是從丹田發出的聲音一樣,不需要很大聲,但整個力道就是很夠的
我很喜歡看到她演出,但又很怕看到她又要對付鄭太后,那種深沉的眼神,讓人又愛又怕
高顯揚,鄭嘉穎飾
本來我很想同情kc的中文是有限公司,來演出古裝可能有些吃力
所以對於他唸對白像讀書,眼神很呆板我都試著視而不見,不過他的情況很特別
如果是顯揚跟三好談情的戲,他整個就像充飽電似的,眼睛炯炯有神,好像要電死人
但若是顯揚跟李怡對戲,或是上殿的群戲,他就像是一台機器,發出很規律的聲音
錢飛燕,陳自瑤飾
飛燕的個性雖然沒有太大的轉折,但yoyo確實將見風轉舵,自私貪錢的角色詮釋的不錯
【總結】
本劇雖然強調"三好"主旨,但引人注意的卻是使壞的角色,三好變成像是口號一樣,沒有實際意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