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追兇 觀後感
監制 王偉仁 編審 蔡婷婷 冼少玲 李綺華
主演 馬國明 楊明 敖嘉年 王君馨 蔡思貝
一直以來對精神病題材的港劇
我都很有興趣,
精神病患者在社會上其實不是少數
真的也沒有那麽嚴重,它就只是一種病,跟感冒一樣,只是因為人們的不了解,甚至是害怕被別人知道自己有心理疾病,以至於諱疾忌醫
我覺得一部戲若能有一些教化意義
而非單純的打發時間,哪怕只有一點點,都是一部好戲
所以一直以來,我都很支持這類型的港劇,像「心理心裡有個謎」、「仁心解碼」、「心理追兇」
不過我只能說「心理追兇」一開始切入的點錯了,以致最後整部戲樓歪了,變成一個大家都有病的故事
先講到TY為了Icy的死,於是苦苦追查盧健強當年殺人的動機,我覺得很合理,因為當年Icy是因為跟TY吵架後被車撞死,那種親眼目睹自己愛人死掉的痛,不是那麼輕易能夠放下的,所以這些年TY一直調查著盧健強殺人的事件,除了放不下Icy之外,也有一種「即使妳(Icy)死了,我也要為妳做些事情」的心情
甚至這也成為這些年TY的人生目標
最後面幾集,王仲軒出現了
他說了一番話,大概的意思是
這個社會就是心理素質比較高的人去控制心理素質比較低的人
(大概意思是這樣啦)雖然王仲軒不是好人,但我不否定他說的話
因為這確實是存在的(不過我認真覺得,每次王仲軒在跟zoe講話的時候,感覺好像邪教跟信徒),而故事最後也變成了唯有我(TY)比你(王仲軒)更壞,才能證明你是壞人
我覺得整部戲到這裡樓已歪,TY用了整部戲的時間去證明汪海澄有反社會人格,但在這個過程中,他自己卻也被影響,我並不認同王仲軒說其實TY也有反社會人格,只是當時的TY心理素質並不好,再加上王仲軒一些刻意的刺激下,TY也變得偏激
在劇情結構上,幾個單元故事有的很精彩,有得就很普通,像阮政峰飾演有易服癖的病患,其實我不大了解為什麼會有這段,大概就是一個為了教育觀眾而出現的情節,告訴觀眾,易服癖及性別認同障礙(別懷疑,我真的是上維基百科查的)的心理吧,不過我覺得這段出現的滿突兀的
整部戲最精彩的單元,莫過於牛雜哥哥殺媽媽,讓我知道了心因性失憶症,馬海倫跟何遠東的演技真的好好,馬海倫演出的媽媽真的好恐怖,阿文長期被媽媽虐待以及怒罵,最後錯手殺了媽媽,這樣的人倫悲劇,真的很可憐,最可憐的是
阿文在獄中跟妹妹說的一番話,難以接受自己殺了媽媽,這幕我真的哭慘了
最後講到汪海澄,網路上有些人提到王君馨演技大爆發,對不起,我沒有慧根,老實說我覺得汪海澄這個角色本來就是內心情緒轉折很大,再加上王君馨有外表上的優勢,可以清純可以強悍,駕御這樣的角色是游刃有餘啊,是演得不錯,但未至於到大爆發的程度吧,不過當汪海澄在講述她如何自編自導自演恐嚇案件,之後如何殺了狂迷那集,汪海澄真的滿恐怖的,不過我覺得最恐怖的是她哥哥
在前幾天,我在群組裡跟幾個網友聊到這部戲只有Moon是正常的,其他的人都有病,然後到最後會不會一切只是TY的一場夢,我當時只是開玩笑而已。結局的最後一幕,故事情節回到了第一集TY撞車想自殺,然後就演完了,留下一個想像空間給觀眾,但我覺得滿無言的
整部戲的概念是好的
探討社會上的各種心理疾病
但劇情結構不好
演員戲份不均等
變成了汪海澄的個人秀
最後的感想是童日好可愛
經典金裝朱古力係最好味嘅